54047221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查看更多>>

行业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海洋监测为港珠澳大桥...

海洋监测为港珠澳大桥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发布日期:2016.04.19 点击量:

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于2011年4月开始承担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建设期海洋施工作业水域常规性海洋环境跟踪监测工作,截至2016年2月,已经完成了58个航次的监测监视任务。

海洋环境跟踪监测的目的是监测大桥建设施工期对周围海域的环境影响,并向施工单位提供监测分析数据,使施工单位根据出现的可能污染海洋环境的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达到保护海洋环境的目的。监测内容涉及水文气象、海水质量、海洋沉积物、海洋生物以及工程巡航监视等内容。

58个航次,几百个日日夜夜,监测人员不辞劳苦地工作在海洋环境监测的第一线,见证着港珠澳大桥这座对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大桥的点滴成长。笔者每一次参与现场监测监视工作,都深深地体会到现场海洋监测工作是如此繁琐的,又是如此严谨、科学。

每次海上监测工作完成返航后,数日的现场工作都凝聚成一张张看似简单的数据表,可是只有亲身经历监测过程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一张张表格的来之不易和它们的意义。

出海监测,推、拉、搬、抬、取等一系列体力劳动自是不在话下,却只是繁琐工作的一小部分。出航前,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根据监测计划进行各种各式调查采样设备、实验室分析仪器的准备工作。现场取样用到的各个项目的样品瓶、现场实验使用的试剂耗材等都要根据监测计划做好数量的统计及准备,任何一个小环节的疏忽都会影响整个监测过程的顺利开展和监测的精准。准备工作完成后就是装车、卸车、装船、卸船,简直是整个实验室的空间大腾挪,我们的体力也得到了充分的考验。

一切准备就绪,监测船出发了,到达布设的站位,监测人员根据分工和职责,“一个萝卜一个坑”:有的测深、有的采集水样、有的分装水样、有的进行气象观测、有的观察周围环境以及影像记录等等,一片繁忙景象。风和日丽时,大家各负其责、各施其职,可谓一片和谐,但更多时候却不是这样。经常遇上海况不好、风大浪急的时候,船摇晃的整个人七荤八素,吃过的食物在肚子里翻江倒海,对监测人员的身体素质进行着各种考验,安安稳稳的站立都成为一种奢望。这种情况下到达布设的站位时,大家就会相互鼓励、相互帮扶、克服各种身体上的不适去按规范做好各种“动作”。

当现场监测人员带着浑身疲惫将采集的样品搬运至实验室时,实验室分析人员随着拉开了样品检测的大幕。实验室是他们的战场,布置好分析仪器后,大家根据实验用到的样品的多少来使用不同的器皿进行水样的量取:有的开启真空泵对叶绿素、悬浮物等项目抽滤预处理工作,有的在水样中加入化学试剂进行化学分析工作。他们就像医生做手术一样,对水质样品进行着各种的剖析,当每个样品都被检测完以后,我们就对水质的各种“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一张张数据表就像医生开的化验单一样呈现在我们面前。

外业工作开展起来很繁琐,但它并不是杂乱的,反而却是一项很严谨的科学的有条不紊的工作。由于它涉及到规程规范、行业标准、质量控制、人员安全等多方面,每次开展外业工作前,中心相关科室都会根据年度海洋环境监测方案及海洋主管部门批复文件等有关要求和规定编写监测计划。监测计划中详细描述了所要监测的区域、监测站位的布设情况、监测内容、监测频率等,同时根据《海洋监测规范》等标准对采样层次与方法、分析方法、样品贮存、运输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每次现场监测实施前,中心分管领导都会召集现场调查人员布置现场监测工作,组织大家对监测计划和要求进行深入领会,同时叮嘱大家始终要把安全监测放在第一位。质量是环境监测的生命线,无论是现场采样人员还是实验室分析人员,都始终严格地遵守规范标准进行操作,保证了最后得到的可靠有效的监测数据,为海洋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随着港珠澳大桥一步一步“茁壮”成长,监测工作也因它的变化而进行着一次次的优化,为大桥的建设提供更好服务。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将继续秉承科学、严谨、安全、高效的理念,与港珠澳大桥工程携手并肩共成长,为建设海洋生态文明贡献力量。(监测中心 田春平/卢楚谦)

 

海上现场采样作业

 

实验室样品检测

 

长期奋战在一线的可爱的监测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