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47221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查看更多>>

行业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南极考察队成功回收海...

南极考察队成功回收海底潜标

来源:www.soa.gov.cn 发布日期:2015.02.10 点击量:

中国海洋报讯(特派记者 崔鲸涛)对于中国第31次南极考察队来说,2月4日可谓“双喜临门”。这一天,继在南极普里兹湾海域成功回收一套布放两年的海底地震仪后,考察队又成功回收了一套“潜伏”在海底一年的锚锭长期观测潜标。当地时间下午16时20分(北京时间19时20分),一套位于东经72°08′、南纬65°51′的长达1000余米的潜标系统,从2500多米深的海底顺利回收至“雪龙”船上,潜标记录的观测数据将为研究南极环境提供重要参考。

 

    有了上午成功回收海底地震仪的经验,潜标的回收作业十分顺利。下午14时45分,高立宝、刘炎光、邢豪和许浩4名考察队员乘坐橡皮艇到海上测距。15时,开始释放潜标。20分钟后,潜标顶部的浮球露出海面。橡皮艇将潜标拖至“雪龙”船边。尽管天空飘着雪花、海面刮起四五级风,但在十余名考察队员的通力合作下,16时20分,长达1000多米的锚系全部被收回船上。

该套潜标系统是中国第30次南极考察队在前往南极中山站的途中布放的,位于普里兹湾外的陆坡区,主要由数个温度盐度采集器和浮球组等设备组成,用于对南大洋的温度、盐度、流速等数据进行长期观测,探测普里兹湾外海陆架与海盆间的水交换情况。成功回收该潜标,可获得一年四季的连续观测数据和样品,以弥补目前南大洋现场考察仅限于夏季开展的不足。

 

    回收海底地震仪和潜标是本次普里兹湾考察的亮点。为确保回收工作顺利进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特意购置了两只橡皮艇,以保证潜标能及时回收。考察队还制订了详细的回收方案和流程,确保回收任务的顺利开展。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考察队员史久新介绍说,科学研究表明,威德尔海和罗斯海是南大洋底层水的两个主要生成源地,但作为南极第三大湾的普里兹湾是否也有南大洋底层水生成源地,仍是一个未解之谜。潜标系统记录的数据将有助于科研人员研究普里兹湾内的水团和环流的变化特征,获得普里兹湾是否也有南大洋底层水生成源地的直接证据,进一步了解南大洋在全球大洋环流过程中的作用。